文明实践在山东|肥城:精神大餐送到百姓家门口
肥城整合盘活资源,激发群众活力,打通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最后一公里”
精神大餐送到百姓家门口
鲁网11月19日讯 “看到老伙计们的头发理得不错,我也来凑个热闹,是不是精神多了!”近日,家住肥城市新城街道同圆社区的刘大爷,摸着自己刚换的“年轻”发型,高兴地告诉记者。
这是同圆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辖区内理发店开展的“公益免费理发送温暖”活动。当天,20多位老人享受到了这样的贴心服务。此外,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经常组织开展心理知识卫生讲座、“我心中的英雄”红色故事会等活动,每周都为辖区群众送上一份精神大餐。
不只是同圆社区,肥城市60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1个市级中心、14个镇街区分中心”,一同搭建起了市、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肥城市委书记常绪扩说:“我们始终强化思想引领,整合盘活资源,注重活动实践,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我们把‘志愿服务’注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激发群众活力。只有让群众自己动起来,才能贴群众、暖民心,有活力、更持久。”肥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名树伟说。
激发群众内生力是做大做强志愿服务的治本之策。肥城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双轮驱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统筹主导作用,对志愿服务组织把方向、设底线,大力褒奖先进典型。
目前,肥城成立了市委书记任总队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副总队长的志愿服务总队,12支市直部门队伍、22支社团队伍为骨干,示范带动830支志愿队伍、12.8万名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活动,培育出中国最美志愿者2人,山东省最佳志愿组织2个、最美志愿者7人。去年以来,全市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860场次。
新时代文明实践在群众身边,潜移默化地提升了群众的文明素养。湖屯镇张店村设置“文明银行”,群众根据助人为乐、孝老爱亲、见义勇为、精准扶贫等标准申报积分,还可“变现”,有效激发了内生动力,凝聚起乡村文化振兴正能量。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姜言明 刘涛 通讯员 李胜男 王守奎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