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村为载体挖掘地域特色文化 枣庄:集群发展特色旅游村

2019-09-17 11:00: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9月17日讯 拥有73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2700年的运河文化,孕育了墨子、奚仲、滕文公、孟尝君、毛遂、匡衡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一直以来,枣庄以“鲁风运河·生态枣庄”为口号,在优质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特色文化旅游。

  近年来,枣庄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底蕴,实施精品文化旅游景区战略,让龙头景区、重点项目做出文化内涵,做出个性特色,增强市场竞争力。经过持续打造,形成了以台儿庄古城、微山湖湿地公园、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冠世榴园、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精品文化旅游景区集群。

  “红色故事、名人的故事大都发生在农村,农村也有美丽的生态环境。枣庄的文旅融合,乡村文化是一个重点,乡村是文化和旅游一个最好的结合点,优秀传统乡镇是一个好的契机。”枣庄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旅游强镇和旅游特色村为重点,枣庄持续推进乡村旅游连片开发和标准化建设,鼓励发展共享农庄、民宿经济、田园综合体,提升乡村旅游的综合效益。该市先后提升打造了蟠龙河旅游片区、葫芦套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岩马湖乡村旅游片区、冠世榴园片区等14个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园区和鲁南乡村民宿发展。

  把发展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在滕州市洪绪镇郝洼村,村里整合3户连片闲置的民居,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建起占地918平方米的孔子学堂、家风堂,最大限度地保留老屋、老树等原貌。家风堂充分发挥村内张、王两姓“勤学慎思”“笃存忠厚”的传统家风家训,以良好家风带淳朴民风促文明乡风,发挥村内五老乡贤的作用,践行“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的学堂宗旨。郝洼村的改造既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村内崇德向善蔚然成风,又提供了新的乡村旅游点。

  铁道游击队红色文化也是枣庄重点建设的文旅品牌,是枣庄最亮的红色名片。今年7月1日,全新建造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正式开馆运营。纪念馆坐落在薛城区临山脚下,周边风光秀美,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其增色不少,依托临山,纪念园内还设立了名人纪念廊、凉亭等。纪念馆甫一开馆,就成了众多单位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的场所,也成了不少游客到枣庄旅游的景点新选择。

  枣庄市依托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研学旅游和旅游产品创意开发。整合红色遗产资源,以历史发展为脉络,讲述当年红色故事。支持鼓励文化企业依托红色资源研发有优势、有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

  全面保护历史文脉,深度挖掘人文资源,把文化元素植入景区景点、融入城市街区、嵌入美丽乡村,让静态的文化活起来,枣庄未来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体现鲁南乡土风情,保留原始田园风貌,注重挖掘民俗文化内涵,讲好独特故事,精心打造一批集民宿餐饮、生活体验、康养游乐、田园风情小镇为主的乡村旅游项目,提升旅游品质和旅游发展效益,全面提升枣庄旅游的文化底蕴和特色魅力,打造区域性品牌和文化旅游走廊。(记者 刘英 于新悦

责任编辑:王丽雪
新闻关键词:枣庄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