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派梁山县乡村振兴服务队进驻一年成效显 一菌一虫一花,巧破村里三大难

2019-09-11 11:01: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初秋的鲁西黄河岸边天高气爽,处处散发着收获的气息。8月28日,梁山县大路口乡木耳仓储中心,包装机轰隆隆地运转,五六位村民围着机器忙个不停。领班冯清芝直起腰喘了口气:“订单催得紧,根本闲不下来。”木耳丰收,中秋节前供货紧张,背后是省派梁山县大路口乡乡村振兴服务队在使劲。进驻一年来,服务队坚持问题导向,因村施策,利用一菌一虫一花解决了农民增收难、目光短和农村环境差的3个“老大难”,得到村民点赞。

  木耳解了村民增收难

  “我们这里的黑木耳口感肉透,玉木耳口感脆生,色泽纯,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检测的各项指标远远优于检验要求,况且价格比超市里同样质量的产品便宜近一半。”8月28日,平均每隔十几分钟,采访就会被订购木耳的电话打断,服务队队长迟云不厌其烦地在电话中向客户推介村里的木耳。

  “一个大棚能挂23800个菌包,一个菌包能出1两干木耳,按每斤40元的一级品价格算,这一个棚就能挣10万元。”吕那里村党支部书记吕继广掰着手指头算起木耳账。他今年带头种了一个大棚,纯利润达到了3万元。

  大路口乡地处黄河与运河的交汇处,服务队帮扶的5个村,人才、资金外流严重,集体收入低。一没技术,二没资金,三没销路,如何上马致富项目、让村民和集体增收,一直是困扰村庄发展的难题。

  怎么开展工作呢?服务队驻地带着泥的10辆自行车和一排胶鞋给出了答案。“走村入户全靠它们呢!”队员刘晗告诉记者,开汽车进村不仅受道路限制,还会让村民有距离感,骑自行车哪里都能去,能更好地跟老乡搭话。服务队在调研的基础上,选择推广大棚种植木耳产业,采取“村两委+合作社+龙头企业”的经营模式,由村两委成员带头投资参与,合作社统一协调管理、联系市场销售,龙头企业供应原料、技术指导、托底收购。服务队一方面利用财政项目扶持资金给予村民建棚扶持,另一方面联系农商行为农户提供低息贷款。迟云说,他们用60多万元撬动了400多万元,帮助帮扶村民建起41个大棚,带动非帮扶村投资170多万元,建起17个大棚。

  如今,春季木耳已经收获完毕,总产量达到15万斤。服务队帮助村民成立了桩寨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设计logo并提交了商标注册,引入社会资本建立了仓储物流基地,线上线下的销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金蝉破了“目光短浅壳”

  走出木耳棚,吕继广又把记者领进了柳苗地。3个月的时间,柳条已长成半人高。吕继广蹲下边察看长势边说:“明年撒下蝉卵,3年后就能收获金蝉了。现在金蝉市场非常好,按0.6元一个算,一亩地起码能有7000元的纯收入。”吕继广说,他们将村集体的荒片地收回种柳树、养金蝉,能大大增加村集体收入。

  因为3年才能见效益,起初,服务队养金蝉的想法是不被支持的。很多村民因看不到眼前利益,缺乏发展农业项目的信心和积极性;很多基层干部在考核的压力下更倾向于发展“短平快”的政绩项目。

  “农业产业是讲季节性的,一些优质高效项目投入大、产出高,但往往不可能当年回本见效。”迟云明知,1年半以后,服务队也将面临考核,那时金蝉养殖还没法形成现实收益,但他依然鼓励队员:“咱们下基层是要干实事的,干实事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我们就是要眼光放长远,为农民兄弟栽下摇钱树。”

  帮扶村周边均种有大片速生杨树林,秋去冬来,树林里杂品垃圾堆积、枯枝败叶散落,不仅影响村容村貌,经济效益还很低。通过财政项目资金扶持,由村集体出面把土地流转过来,把速生杨树伐掉改植柳树,林下养殖金蝉,既能达到环境美化、生态改善的效果,又能让村集体从金蝉养殖中获得可观收益。

  在服务队扶持下,受帮扶的5个村已流转整治林荒地210多亩,流转农业用地350亩。另外,服务队牵头各村与当地龙头企业合作经营,公司以流转的1000多亩土地和地上桃树入股,各村以金蝉种卵费用和技术入股,双方共同参与收获,收益按比例分红。预计项目第4年及以后每年都有不低于1000万元的纯收入,平均每个村集体年收入不低于200万元。

  花儿扮靓“干净不起来”的村

  9月,云淡风轻、空气清新。沿着一条柏油路进入大路口贾堌堆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路旁的格桑花、野菊花等互相推攘着,像列队的迎宾姑娘,招呼客人进村。头两年,已经纳入乡村游片区开发规划中的5个受帮扶村存在两大发展瓶颈:没有固定的盈利模式,投入多产出少;内容不够丰富,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不够。“原来这些地方遍布垃圾,尘土飞扬,组织村民打扫一次,过不了多久又恢复了原样。村两委也是愁得皱眉头。”大张村党支部书记张繁斌说,连最基本的环境卫生都保持不住,谁还会愿意来玩?

  “凡事不能推着、逼着老百姓走,要善于引导他们自愿去做。”迟云认为,要让人改造环境,再通过环境改造人。他们进驻村里以后,为各村免费发放花种,鼓励大家在房前屋后、道路两旁都种上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花开了,村美了,村民不光不好意思再乱扔垃圾,还主动维护好自家门前的环境卫生。好环境吸引的游客会越来越多,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富裕。帮扶的五个村里,今年的花木有的种得好,有的种得差一点,但效果显现出来了,村民认可的一条路子蹚出来了。

  树立问题导向,破解工作难题,注重思路引领,重在发动群众。本着这样的思路,服务队提出了“水韵大路口”建设的思路,梁山县因此把“水韵梁山”建设的指挥部设在了大路口乡。谈起今后的工作,迟云兴致勃勃地说,他们正在谋划建设古董文物市场、民俗一条街,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动黄河红村张博士集的特色打造工程等,以此提升乡村旅游景区的观赏性、体验性。

  求真务实,干事创业。从省派梁山乡村振兴服务队这个群体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情怀和担当。

责任编辑:王丽雪
新闻关键词:木耳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