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翅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南翼” 院士专家建言献策
济南产业布局新架构 新时报记者李永明 摄
面向未来,济南市莱芜区提出打造“齐鲁智谷”,建设“智造长廊”,如何实现这个规划的更好布局?6月18日,济南南翼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院士专家座谈会在莱芜区举行,众多院士专家启动“最强大脑”,为莱芜区尤其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南翼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本次座谈会由济南市人民政府、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主办,莱芜区人民政府、济南市科学技术局承办,在雪野湖畔召开。座谈会依托2019年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邀请院士专家实地考察,并围绕优化济南市莱芜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布局听取院士专家的意见。在雪野,院士专家还集体考察了雪野湖生态环境和航空体育产业发展情况。
“2018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领跑全省,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二位,首次进入‘亚洲城市50强’,直接跻身‘全球二线城市’,夺得2018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28个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第一名,在全省2018年度‘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首次摘得桂冠,实现历史性突破。”济南市副市长孙斌介绍了济南市的整体情况及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方面的发展情况。今年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增长速度更稳、结构质量更优、发展后劲更足、民生保障更实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位居全省前列,省会经济龙头正在加速扬起。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人士详细解读济南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济南未来发展将遵循“139”战略,内容包括:一个目标,“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三个定位,山东发展龙头、国家中心城市、世界魅力泉城:九大战略,动能转换、文化传承、国际开放、区域协同、格局优化、济莱融合、生态保育、特色塑造、品质提升。
具体到济莱融合,济南提出将打造引领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注入新动能,加快莱芜-钢城崛起;加快推进济莱融合、一体发展。区域定位为:省会城市副中心、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带动鲁南发展的桥头堡。职能定位上,莱芜区发展科技创新、高端装备、生态旅游;钢城区发展精品钢及其衍生品产业、生态旅游。
济南战略定位是全国科技创新引领高地、国际产城共荣活动之都。具体发展目标是,2022年建设成为京沪创新新动脉的战略支点,2025年建设成为全国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典范,2035年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创新名城、活力之都。产业体系则是聚焦形成“3345”的产业体系,这其中三大核心支柱为: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现代金融。
“当前,莱芜区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我们将以雪野为重点,举全区之力打造‘齐鲁智谷’、举全区之力建设‘智造长廊’,打造一流的科创环境、一流的人才高地、一流的优质服务,做各位院士科研成果的试验田、高端技术的孵化区、度假休闲的颐养地。”莱芜区委书记马保岭说。
济南市政协主席雷杰从区位优势明显、各项要素齐备、重商亲商爱商三个方面介绍了济南这座魅力之城。她说,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围绕优化济南南翼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布局献计献策,济南将认真汲取、积极借鉴,加快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引领优势,助力济南扬起龙头、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院士声音
教育和人才是“最热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士钱逸泰:
“城市在产业规划上不要老犯同样的错误,要考虑投资能否实现,不要骄傲自大。同时,教育很重要,对培养人才,我们要明白何为教育,孔孟之乡,有教无类,对待学生培养不能分类,要一视同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国屏:
“对于济南城市规划,整个规划很好,但规划中缺乏教育的布局。教育问题就是人才问题,城市人才建设是一个体系,不能单靠院士。城市教育需要搭建好从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到成人终身教育的完整体系。济南也要理顺产业规划的逻辑关系,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计划思路最终还是要落到城市一线的每一个人。这样的规划要长期坚持下去,就需要理顺逻辑顺序并留有一定余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江桂斌:
“城市规划总体看,特色还不太明显,要明确我们的产业在全国的位置。未来济南的发展,生态环境的问题也不可回避。最近,济南发展有了非常多的变化,很让人振奋。我在济南工作了七年多,谁说济南差?我就不愿意。我建议济南的规划一定要有国际视野。”
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外籍特聘教授张立人:
“在雪野,谈雪野。清代姚鼐名文《登泰山记》第一句就是‘泰山之阳,汶水西流’。我建议雪野要把航空产业发展好,尤其是发展成为民用航空的训练基地。同时,电子信息产业上可以学习新加坡的电子产业发展,比如新加坡有两家硅晶圆厂,而这恰恰是芯片产业中的基础产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副主任,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副理事长王国栋:
“山东有制造业基础和材料工业的基础,加强高新技术发展,将对各行各业都起到带头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技术委员会主任陈湘生: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莱芜区规划做好儒家文化传承,一张蓝图干到底,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浪潮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恩东:
“济南已有的基础中,信息产业投入很高,有此基础,可以进一步做大做强,在全国乃至全球做到领先。这其中,发展产业人才很关键。济南在京沪线上,到京沪都很近,但目前对人才吸引力还不大。因此,济南要形成创新创业的氛围,路好修,楼好建,在创新创业上整体感觉还比较保守。以量子产业为例,团队上要进一步加强,选择那些真正以济南为根据地的团队。”
俄罗斯自然科学外籍院士、山东建筑大学校长靳奉祥:
“城市要有持久发展的动力,教育不可以缺位,以往城市规划都很忽视。人才如何落地、开花、结果,教育是吸引人才和留下人才的关键。同时,城市引智引校,要建好大学科技园。城市规划可以引入先进思路,但城市发展还是要靠自身实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首席专家赵振东:
“为什么发展底气不足?缺科技,缺教育,缺服务。科技是我们短板,要发展就一定要迈过去。”
-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春风拂面马蹄疾2019-05-16
- 潍城区优化提升服务效能,助推工业经济新跨越——发展高质量 冲锋“制”高点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