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有份”名变实 捡回亿元“金饽饽”
一个印有“股权证”的红色小本本,让乐陵市铁营镇南营村村民铁国林的身份发生了转变:“现在成了村集体的股东,享受福利可以分红。”
作为乐陵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南营村开展清产核资,沟渠道边、盐碱土地等闲置的集体资源被清理出来,量化成股份划分到村民手里,核增出的集体资源,村集体有规划地开发利用,实现村集体可持续增收,村民分红受益。
乐陵市是山东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在乐陵市委书记樊廷雷看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改变了以往农村集体资产名义上人人有份,实际权利却虚置的状态,通过‘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让农民尽可能分享发展成果。他们创新推行“三段十二步”工作法,探索出一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路径。
168亩集体土地和水面、5间房子、1个大院……从前闲置、荒废的资源,而今通过拍卖、承包让寨头堡乡寨头堡村村集体一下子增收了10多万元。用村党支部书记曹俊兴的话讲,“这些都是通过清产核资‘捡回来’的‘金饽饽’。”
过去,一些农村集体资产归属不清,不但不能惠及农民,还闲置贬值,造成了资源浪费。通过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是盘活资产资源的第一步。“三段十二步”工作法,将清产核资、组织成员认定、股权量化等环节分为准备发动、推进实施、总结提升3个阶段,设定成立机构、方案制订、培训部署、资格认定、清产核资等12个步骤,对每一步需要干什么、怎么干都作出明确要求。“一系列工作方法很具体、很明晰,村干部们很快就掌握了。”曹俊兴表示。
然而,各村情况千差万别,如何能够既尊重各村实际,又确保清产核资“一碗水端平”?乐陵市农村经济经营服务中心主任汪军说,他们引进第三方专业力量协同开展工作。全市先后招标1家专业测绘公司、3家会计师事务所、1家档案管理公司开展集体资源测绘登记、清产核资和档案资料整理,聘请两名法律顾问全程参与政策制定、纠纷调处和矛盾化解,并依法对不合理、不合法合同及侵占集体资产资源情况进行专项清理。通过清产核资工作,全市共清查登记集体资产5.72亿元,比账面数核增1.1亿元,集体土地150.2万亩,可增加集体收入逾3000万元。
农村居住人口情况比较复杂,如何精准确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呢?乐陵市出台政策,既严格要求“确认程序和标准要合法、成员身份和生活保障要唯一”,又提出“无保障人员身份确认要宽容”的原则,制定了“四取得、四保留、八丧失、一表决”的界定办法。
“把该给群众的集体经济利益真正给群众。”汪军说,因村因户施策确保了集体资产确权公平公正,实现了集体资产“人人有份”。截至目前,全市共认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60多万人,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1059个。
在大孙乡康王李社区,村集体对坑塘清挖整修,整理出土地26亩、池塘水面35亩,通过土地发包及水面养殖,预计每年可增收逾3万元;在寨头堡乡马家道口村,村集体以两个池塘入股清洋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泥鳅养殖,每年可增加收入5万元。得益于乐陵市出台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计划》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质押担保管理办法》。一方面,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扶持薄弱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探索开展股权质押贷款,建立市、乡两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和购买商品、服务等按额度由市、乡交易中心公开招标。
截至目前,全市已办理股权质押贷款51.5万元;累计开展招投标710例,挂牌交易264例,完成流转交易鉴证601例,为集体增收234万元、节约开支649万元。樊廷雷表示,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了,有能力为村民办更多的好事和实事,融洽了干群关系,缓解了农村社会矛盾,推动了村务公开,改革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