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高质量争当排头兵 莱芜区全面主动融入省会城市发展

2019-03-04 18:04:00 来源:济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刚刚过去的2018年,对于莱芜区来说,无疑是大跨越大发展的一年。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动能转换全面起势、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幸福指数稳步攀升、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面对这样的成绩,莱芜区并没有沾沾自喜。如何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和短板,在省会新一轮发展中走在前列?莱芜区紧紧围绕全市“1+474”工作体系,按照区委“12347”战略部署,坚持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坚持比数量与比质量相结合、强优势与补短板相结合、对标学与创新干相结合,以更宽的视角看位次、更大的格局看发展、更高的目标看短板、更深的层次看资源、更优的结构看质量,着力做好“一体布局、优势互补、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努力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争当排头兵。

  产业培植对标攀高端实现产业对接规划衔接一体发展

  主动接受省会直接带动,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上狠下功夫,争取政策红利最大化,获得省市政策、资金、资源、技术上的支持,为全区发展注入更大活力。

  立足于纾解济南的非省会职能,围绕全市十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以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精密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4+3”产业体系,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设智造长廊,打造山东硅谷、省会智谷、济南第二总部,构建全省有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实现产业对接、规划衔接、一体发展,撑起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南翼”。

  双招双引对标高质量全力招引高端项目和人才

  放大区划调整优势,注重招大引强,重点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进行招商引资;注重项目质量,提高项目准入门槛,着力引进一批低耗能、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优质项目。

  创新招才引智模式,以创建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区”为目标,对照全市“人才新政30条”,制定扶持领域更广、保障措施更准、机制更加灵活的人才政策体系,完善人才引进培养配套措施,着力打造一批创新研究中心和创新创业孵化器,以人才引进助力产业发展。

  营商环境对标做最优打造金牌营商环境

  对标全市“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实施削权减证、流程再造、精准监管、体制创新、规范用权“五大行动”,抓好“一网办”“指尖办”“马上办”,全力压缩审批时限,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打击破坏发展环境行为,全力打造审批效率高、审批事项少、政务服务优的金牌营商环境。

  全力打好风险防范攻坚战,探索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新途径,用足用好风险补偿资金,促进民营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城市建设对标提品质推进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发展

  坚持精心规划、精细拆迁、精品建设、精致管理、精明经营,学习借鉴全市城市建设好经验好做法,完善城市功能,做活城市经济,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城市形象,推进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

  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前瞻性,超前谋划,抢抓济南全力构建“米”字型高铁网、济莱城际铁路、遥墙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建设等机遇,强化城市快速路与高速公路的有效衔接,坚决打好“交通治堵”硬仗,加快绕城环线、高快一体快速路网构建,打造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改革开放对标抓突破让发展动力更强活力更足质效更优

  突出制度创新,从制约改革最突出、释放活力最有效的问题抓起,瞄准省委市委出台的“双招双引考核办法”“财税制度改革”“民营经济35条”等制度创新项目,把改革发展的焦点、难点、堵点作为主攻方向,集中谋划推出一批重大改革创新举措,高效推进机构改革,全力推进功能区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国企改革等重点改革任务,打造一批有亮点、有特色、有突破的改革创新品牌,让发展动力更强、活力更足、质效更优。

  推进高水平开放,用好用活全市对外开放新政策,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生态环保对标补短板建设森林水城省会绿肺

  坚持环保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更大气力整治散乱污企业,严格环保审批手续,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强力推进污染防治,坚持铁腕治霾、重拳治水、科学净土,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建设森林水城、省会绿肺,全力打造康养之都、文旅胜地,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之城。

  乡村振兴对标树样板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深化乡村振兴突破行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乡村振兴“6+5”一体化莱芜模式,持续深入抓好精准扶贫、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扎实推进乡村文明实践、建好农村人才队伍,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助力全省乡村振兴大发展。

  民生保障对标有温度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立足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标准化、普惠化、便捷化为目标,在群众最揪心、最惦记的事情上下功夫,解决好群众的诉求,加大投入保障力度,按照省会标准,全力抓好为民办的实事项目,加快提升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和群众生活质量,确保与省会“等高对接”,让群众共享区划调整红利,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