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加快赶超发展,建设现代天桥”新篇章
核心提示:2018年,济南市天桥区全区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中心任务,抢抓机遇、携手共进,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5亿元、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5.5亿元、增长10.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17亿元、可比增长10.15%,预计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实际到账外资4450万美元,完成出口创汇28亿元人民币,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加快赶超发展,建设现代天桥”的攻坚突破年。随着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关键期、黄金期,天桥区正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干事创业、奋发有为,在百舸争流的发展竞速中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田可新 齐龙跃 周亮 杨子
高质量发展态势明显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8年,济南市天桥区坚持稳中求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当地工业实力持续增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0家,新材料、智能制造、光电通信等百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势头强劲。新增中南高科·济南智能制造小镇等高端平台载体50万平方米,立邦新型建材、德晟机器人等项目竣工投产;东珩·氧化铝陶瓷纤维生产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与此同时,该区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精心打造黄台商业综合体,与四建集团签约打造“新旧动能转换总部基地”,凤凰山电子商务产业园荣获“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区”称号,全区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450亿元,继续保持全省各县(市、区)第一。当地还新增上市(挂牌)企业2家,完成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10家。传化泉胜公路港产业集聚区主体完工,巴夫洛等高端物流项目落户园区,桑梓店物流枢纽中心地位日益凸显。全区服务业呈现活力迸发、百花齐放的喜人态势。
2018年,天桥区把“双招双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赢得新一轮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举,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高层次人才汇集天桥。山东中科科技园、中关村海创园济南新动能产业基地等一批高端项目落户该区,荷美乐贵金属、澳新源融资租赁等一批外资项目相继落地,全年新增签约项目50个、总投资额358.4亿元。天桥区还创新实施“凤栖天桥”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建立全市首家“诺奖工作站”,新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5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工作站3家,全区高层次人才达到4659人,为天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天桥区的创新驱动更是显著增强。当地科技创新城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创新主体实现新突破,历史性上榜“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该区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累计达到14家,研发机构增至66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4家,同比增长67.7%,创历史新高。当地成立齐鲁轨交路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同时,天桥还充分发挥15家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科研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年完成技术合同交易2697项,位居全市第一。预计该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8%。
坚持提升优化环境
城市魅力持续显现
2018年,天桥区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蓝翔路、魏新路、蓝翔中路、徐李路等6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85条背街小巷完成整治改造,路网建设迈出新步伐。省市棚改安置房开工2047套,征收拆迁完成签约3775户,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北湖片区即将全面投入开发建设,药山片区具备供地条件,小清河两岸重点区域再掀发展热潮。山化宿舍、三圣街南片区等2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如期竣工,惠及居民1万余户;海尔云世界、锦绣华府等一批高品质楼盘拔地而起,昔日老城焕发新貌、展现新姿。
当地的城乡管理也更加精细。该区深入实施城管综合考评,以考促管、以考促改、以考促靓,持续整治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等城市顽疾,长效巩固创城成果,全年拆除各类违法违章建设1371处、287.6万平方米,拆除违法违规广告和标识牌匾2655处,城市变得更加敞亮、通透,扎实开展“三高”沿线、城市出入口、夜景亮化提升工程,济南火车站特色街区、北园大街璀璨夜景成为天桥亮丽新名片。
加大投入改善民生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施利民之策、办惠民之事。2018年,天桥区切实把惠民利民的事情办好办实,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累计投入29.16亿元、占区级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7.2%。
社会保障不断提升。当地就业创业持续向好,新增城镇就业2.11万人,提供创业担保贷款7839万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实现“八连涨”,公租房配租1608户;发放城乡低保保障金2949万元,惠及6.6万人次,筹集专项资金2751万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9.9万人次。当地新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17处,该区入选全国第二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宝华街、制锦市、天桥东街入选示范街道。
社会事业深入发展。该区新建学校、幼儿园8所,8100余名适龄儿童按时入学,为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免费配发校服;教育信息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优质学校全市排名持续提升,该区入选“全国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积极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特殊人群全覆盖;“一村一年一场戏”连续5年实现全覆盖,获评“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行区”。
让城市更有魅力、更有温度
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加美好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市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中心任务,全面聚焦‘1+474’工作体系,深入落实全区‘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坚持‘三区引领’、重点突破,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让我们的城市更有魅力、更有温度,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更加美好。”2019年,天桥区步履坚定。
围绕这一思路,天桥区明确——2019年生产总值增长8.2%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实际到账外资增长10%左右,出口创汇完成29亿元人民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
当地进一步强调,实现上述目标,要从多方面着力推进——
将不断拓展新空间,全力以赴打造现代天桥,坚持开放包容理念,统筹黄河两岸发展,突出品质提升和产城融合,打造携河发展主城区。一方面,黄河南将突出功能品质提升,强力推进棚改旧改项目,加快推进一批、启动实施一批、高效策划一批,力争完成拆迁100万平方米,供地1500亩,积极对接“风华济南”“泉城印象”景观打造,沿小清河谋划建设一批集总部办公、现代商业等为一体的战略支点,提高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打造滨水生态发展带和人文商贸轴,突出北湖片区带动作用,尽快形成特色风貌,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另一方面,黄河北突出产城融合,在资源配置、功能定位等方面,加快对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优化新材料产业园区产业布局,做大做强新材料、智能制造、光电通信、现代物流等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实施村庄整合,拓展北部发展空间,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将区域短板变为地缘优势,当好“先行区”腾飞的“翅膀”,努力实现黄河南北“两岸齐飞”。
将加速培育新动能,全力以赴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增强经济质量优势,打造新旧动能转换样板区。围绕此,当地将对标全市十大千亿产业,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大力发展鑫茂光纤预制棒、东珩胶体等填补国内空白的骨干企业,扶持壮大芯合科技、德晟机器人等人工智能项目,努力打造江北最大的机器人研发和维修服务基地;重点发展数控机床、高端装备制造、精密仪器等新产业、新业态项目,全面带动智能制造行业升级;依托四大电商产业园,着力孵化、培育和壮大一批电商龙头企业,打造全省电子商务产业高地,力争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600亿元;依托济南传化、巴夫洛等高端物流载体,天桥区还将加速物流企业整合提升、跨河集聚。
“打造宜居宜业高品质城区”,着眼于此,天桥正全力以赴提升城市品质。2019年,当地将实施创业路、新沙北路等道路改造建设,争取启动二环北路西段改造提升,对北园高架、建邦大桥等出入口进行渠化改造,完善路网结构,提高通行能力,对天成路西辅道、二环北路与无影山北路路口、大明湖北门等5个路段实施积水点改造;继续保持拆违拆临高压态势,突出对占道经营、露天烧烤等城市顽疾的常态化管控治理,加大城乡道路保洁力度,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营造干净整洁、舒适有序的城市环境;高标准实施建绿透绿工作,打造集景观休闲于一体的街头游园,重点实施蓝翔中路、徐李路等17条道路的绿化景观建设和提升工作,尽快形成“推窗见绿、出门游园”的新环境。
天桥区还将继续全力以赴增进民生福祉。当地将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力争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统筹推进公益慈善和扶老、助残、救孤、优抚等事业发展,最大限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落实中心城基础教育设施年度建设任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名校发展战略,深化实施“智慧教育”工程,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区)”;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依托医联体完善推广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打造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实现居家和社会养老服务、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服务的融合“嵌入式”发展;加大“文化惠民消费季”投入,打造“天桥非遗”等特色品牌,提升文体事业发展质量。
①道路提升显成效
②宜居天桥,天蓝水美
③天桥区银座好望角夜景
④小清河滨河商务中心
⑤黄河铁路桥
⑥“全国作文教学改革试验区”项目落户天桥
⑦济南传化泉胜公路港
⑧探索康养结合新模式
⑨鹊山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