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晁明春
核心提示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省会抢抓历史机遇,奋力向着做大做强省会城市目标迈进的决定性一年。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济南市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紧紧围绕贯彻落实“1+474”工作体系,咬定“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不动摇,坚定不移打造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创中心,集中精力打好新旧动能转换、城市治理、双招双引、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和交通枢纽建设攻坚战,坚决守住党风廉政、安全稳定、社会民生和风险防控底线,加快把济南这个山东龙头扬起来,当好新时代全省走在前列的排头兵。
一张蓝图绘到底 实现“三年有突破”
年头岁尾,近900万泉城市民有了一个新身份:“阅卷人”。
“一张蓝图绘到底”,“三年有突破”既定目标如期完成——如今摆在“阅卷人”面前的,是一张气势恢宏、堪称完美的2018成绩单:
经济综合实力整体跃升。济南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856.56亿元、增长7.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6%,高于全省5.5个百分点,增幅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52.8亿元、增长11.2%,税收占比达到82.3%,收入增幅和税收占比均居全省前列;进出口总额增长16.2%,高于全省8.5个百分点。主要指标增幅领跑全省,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二位,首次进入“亚洲城市50强”,直接跻身“全球二线城市”。
金融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新引进金融机构88家,各类金融机构达到660家;完成金融业增加值831亿元、占全市GDP比重10.6%,实现税收收入144亿元,均居全省首位;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17060.1亿元、居全省首位,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16059.9亿元、增长11.9%;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到163家、居全省首位,融资额占全省53.8%。
物流辐射效应日益凸显。国家5A级物流企业达到11家、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2家,均居全省第一;社会物流总额增长13%,从全省第五位跃升至第三位;研究出台物流专项规划,成功举办2018年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荣获“改革开放40年城市物流发展成就奖”。
科技创新活力加速释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6%,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9.28件,入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百强”企业达到19家,均居全省首位;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建设;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济南)正式启用;高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在全国168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由第15位跃升至第11位,居全省第一。济南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及增幅均居全省首位。
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新旧动能转换呈现强劲态势。承接动能转换的载体加快布局拓展。其中,450平方公里的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直管区全面启动建设,“三桥一隧”正在强力推进,总投资1500多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八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储备项目超过200个;45平方公里的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快速推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山东质子治疗中心等核心项目破土动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将于今年9月实现招生;西客站片区正在规划建设100平方公里的央企总部城,新东站片区正在规划建设100平方公里的省企总部城,内陆港核心区正在规划建设57平方公里的高端物流集聚区,沿经十东路正在规划建设100平方公里的齐鲁科创大走廊等。
支撑动能转换的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壮大。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两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均突破30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占据全省半壁江山,医疗康养、文旅产业达到千亿规模,重汽、浪潮两大企业集团营业收入突破千亿。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人力资本产业融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获评全省唯一支持的支柱产业集群,大数据应用等8个产业集群入围全省首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数量居全省首位。
引领动能转换的创新成果加快落地转化。其中,全球首个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揭牌,量子计算与量子雷达、量子芯片实现产业化;新一代神威E级原型机系统在国家超算济南中心正式启用。重汽全球首款无人驾驶电动卡车投入运营;伊莱特重工16米的无缝轧环机打破世界纪录;浪潮服务器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前三,NF8380M5服务器刷新全球最高性能纪录和最佳性价比世界纪录;齐鲁制药位居中国生物药研发50强首位,是全国唯一实现无菌注射剂对日本出口的企业。
坚持破除瓶颈制约不止步,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显著。全面实施“一次办成”改革,市场主体增速由全省第16位升至第1位,总量一举突破80万户。济南市被评为“2018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十佳城市”,城市改革热度指数位居全国第五。对外开放深入推进。国际内陆港加快建设,被授予全国首个“国家智慧物流创新先行区”。
坚持提升功能品质不停歇,城乡面貌焕发崭新气象。轨道交通1号线提前一年建成通车,北园大街西延高架提前开通,当年开工当年打通28条瓶颈路,150公里BRT走廊成网运行,一举退出全国十大拥堵城市行列。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192天、同比增加12天,在169个城市排名中退出后20,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渐成常态。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偏移,民生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全市916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17.56万现行市定标准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任务基本完成。
牢牢抓住省会强势崛起重大机遇 强力推动全域一体化融合发展
“按照201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今年的工作思路就是大力推进‘1+474’体系。”在1月7日召开的济南市经济工作暨“四个中心”建设推进大会上,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着重指出:“1”就是咬定“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不动摇;第一个“4”就是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创中心“四个中心”建设;“7”就是打好新旧动能转换、城市治理、双招双引、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生态环保、交通枢纽建设七大攻坚战;第二个“4”,就是守住党风廉政、安全稳定、社会民生、风险防控四条底线。
“大强美富通”是省委、省政府对济南提出的明确要求。“大强美富通”是这个目标的内涵,“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是主攻的方向。“大强美富通”并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有实实在在支撑的。王忠林对此专门解读说:“大”就是规模大、总量大、体量大;“强”就是实力强、质量强、势头强;“美”就是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富”就是物质富、精神富、市民富;“通”就是要路通、心通、气通。“大强”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方面,“美富通”既是经济发展,也是民生事业。
新年伊始,随着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莱芜行政区划,做大做强省会城市又有了一个强力引擎。济南区划调整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立足全省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深刻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作出的重大科学决策,这是最大的新动能。今后,济南将精准把握融合发展的工作重点、时序步骤和力度节奏,既做“加法”,更做“乘法”,切实做好一体布局、优势互补、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
高质量推进规划融合。围绕架构起世界级城市的大框架、大格局,对全域空间格局、功能区划、产业布局等进行一体规划。立足发挥空间布局整体优势,把莱芜区和钢城区纳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作为先行区的“南翼”,编制专门规划,实现产业对接、规划衔接、一体发展,加快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引领优势。
高质量推进产业融合。统筹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千亿级产业,与莱芜区、钢城区精品钢等15个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坚持强强联合、优势整合,将莱芜区、钢城区作为“智造济南”的重要节点、“文旅济南”的重要区域、“康养济南”的重要载体、“全域济南”的重要支撑,着力进行“四个一体化”打造。充分发挥莱芜区、钢城区生态、交通优势,深度利用济南科技教育优势资源,规划建设高水平的科学园区和国家级精品钢制造基地,加快构筑科技与创业融合的创新创造创富高地。
高质量推进基础设施融合。立足建设国家重要交通枢纽,编制面向未来的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强化国际交通枢纽地位。在国际国内交通大格局中,超前谋划建设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工程,强力推进济郑、济滨、济济(宁)、莱临(沂)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构建“米”字形高铁网。把济莱城铁及早提上建设日程,争取早立项、早开工、早投用,推动省会都市圈全域轨道交通网加速形成。加快“三环十二射”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以及顺河高架南延快速路、旅游路东延等城市重点交通设施建设,确保轨道交通R3线今年国庆节通车。推进大型交通节点和交通工具之间的有机衔接,推动全域公交一体化。加快济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建设进度,高标准打造4F级机场,推动实施小清河复航工程,打造省会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
高质量推进公共服务融合。聚焦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省会城市,优化住房、养老、医疗、休闲、购物等配套设施规划布局。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按照省会的标准,加快提升莱芜区、钢城区教育、文化、医疗、旅游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和群众生活质量,确保两区与济南原有区“等高对接”,最大程度地释放区划调整的改革红利。
聚焦重点 持续用力 坚定不移打造“四个中心”
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省会济南来说,新起点要创出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赢得决胜于未来的新优势,为加快跨入“万亿俱乐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准确把握‘高’与‘快’的关系,只要符合五大发展理念的GDP,有多快要多快、有多高要多高。”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表示。
做大做强区域性经济中心。济南市要求,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主动对接京津冀和雄安新区建设,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快形成我国北方高端产业、科技、人才、现代服务业聚集地,打造央企、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基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继续强力抓好标准厂房建设,各区县分别建成面积不少于5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让更多企业实现拎包入驻,打造小微企业专业化园区群。大力发展消费经济。积极培育教育、育幼、养老、医疗,特别是文化旅游等消费新热点,扎实开展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暨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申报全国高品位步行街创建试点,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创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打造“全国放心消费城市”。
做大做强区域性金融中心。加快CBD金融城项目建设步伐,完善汉峪金谷配套设施,推进山东新金融产业园二期工程,力争金融业增加值达到940亿元、增长8.5%左右。开展企业上市突破年活动,新增境内外上市挂牌企业15家以上,打造资本市场“济南军团”。设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等,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做大做强区域性物流中心。以建设“路港、空港、保税港、信息港”四港合一的国际内陆港为抓手,深入推进国家供应链体系建设综合试点。加快建设高端物流集聚区,开工建设国际陆港大厦,加快董家铁路货运枢纽建设。突出抓好传化公路港、零点国际物流园、菜鸟物流等重大物流项目,加快保税仓储中心、大数据信息服务等综合配套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无车船承运、多式联运、城市共同配送、冷链运输等高端物流及智慧物流,打造区域集散转运中心,社会物流总额增长11%,规模以上物流企业营业收入增长9%,新增规模以上物流企业50家。
做大做强区域性科创中心。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85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支持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研发平台,鼓励企业并购或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15%。鼓励面向省会未来发展和十大千亿级产业的高校科研单位、创新团队、企业及领军人才等联合创新,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高效创新转化机制。积极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高新区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步伐。积极对接省级100项重大技改项目和20项省级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及30个科学实验室,提升重塑齐鲁软件园开发平台,着力抓好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承建工作和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提升工程。积极对接省直有关部门承建山东大生命科学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以浪潮集团牵头组建现代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山钢集团牵头组建精品钢产业技术研究院,以济南量子技术团队牵头组建量子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牵头组建超算及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以重汽集团牵头组建氢能源及燃料电池应用技术研究院,以天岳公司会同山东大学牵头组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以韩都衣舍等优势电商企业牵头创新电子商务孵化应用平台,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综合体。
抓住关键 强势突破 坚定不移实施“七大攻坚”
打好新旧动能转换、城市治理、双招双引、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生态环保、交通枢纽建设七大攻坚战,直接决定着济南综合竞争力的高低和未来在省会城市方阵中的位置。
坚决打好新旧动能转换攻坚战,塑造省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济南市要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围绕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精品钢材等先进制造业产业,构建优势制造业产业集群。大力实施“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工程,努力打造“济南智造”品牌。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推进软件名城提档升级,全力打造国际会展名城等。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引领发展。强力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国际会展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京东智能电商运营中心、中科院新经济科创园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高标准规划建设齐鲁科学城。在加快“三桥一隧”建设的基础上,再规划建设一批跨河通道。突出抓好地标塑造,高标准规划建设政务服务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体育活动中心、核心区中央公园,加快申建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增强先行区的承载力、集聚力和吸引力。
坚决打好城市治理攻坚战。要用“绣花”功夫管理城市,继续抓好拆违拆临、棚改旧改、城市文化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巩固、智慧城市建设、城市亮化工程。强化全市土地资源统一收储、配置、监管,实现土地资源配置“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强化分区治理。对历史传承区,坚持“留、改、拆”并举。突出抓好“泉城大客厅”建设等,集中打造集山、泉、湖、河、城为一体的“城市绿心”。高标准推进36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棚改安置房4.4万套,实施358个老旧小区、721万平方米改造整治,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00部。强化精细化管理。实施城市亮化提升工程,逐步实现城市照明设施及光亮设施智能管控,建设一座具有独特韵味的“不夜城”。强化文明城市建设,建设一批24小时泉城书房,打造一座充满书香味的儒雅之城。
坚决打好双招双引攻坚战。要搭建招引平台,把握招引机遇,做到招商选资,围绕十大产业、高端科技加大招引力度。要注重产业链招商,瞄准香港金融、欧洲智能制造、日韩高新技术产业、美国创新资源等。要强化招才引智。深入实施泉城“5150”引才倍增计划、泉城产业领军等重点人才工程,加快建设济南“院士谷”,引进一批海内外高精尖人才团队,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40家等。新建一批专家公寓、人才公寓、大学生公租房。加快建设一批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
坚决打好营商环境攻坚战,着力打造政务环境、诚信环境、创新环境、服务环境、法治环境。在抓好“一次办”的基础上,加大数据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实现“一网办”“指尖办”“马上办”,确保全年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10万户。打造横向联通、纵向连接的智能化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拓宽加大对失信执行人联合惩戒的范围和力度,努力打造“信用泉城”。清理废除阻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做法,加快培育一批瞪羚、独角兽和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建立民营企业风险缓释服务机构,用足用好新旧动能转换企业纾困基金。制定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坚决打好乡村振兴攻坚战。抓好深化改革、突出特色、优化人居环境,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要突出抓好产业振兴,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镇和精品线路,推动乡村旅游规模化精品化发展。办好中国草莓文化旅游节,壮大平阴玫瑰、章丘大葱等“十朵金花”,提升“三辣一麻”“三黑一花”品牌价值,打造都市精致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突出抓好典型示范。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覆盖全市66%的村居,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105个,同步带动建设100个示范村。
坚决打好生态环保攻坚战。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生态保卫战,让“听得见泉水叮咚、看得见一城山色”成为济南亮丽名片。坚持不懈治霾。深入实施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强化工业企业和柴油车污染治理,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重点时段减排要求。坚持不懈治水。确保年底前实现小清河辛丰庄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实施小清河生态景观带改造提升工程。坚持不懈治山。加大城区内158座山体的保护力度,绿化提升山体27座,新开工建设郊野公园6处,完成新造林10万亩。坚持不懈治土。实施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试点项目,让土地变得更清洁干净。
坚决打好交通枢纽建设攻坚战。加快推进郑济高铁、济南机场改扩建、轨道交通建设、大三环建设等。力争R3线一期能够提前投入试运行,通过轨道交通来解决运力问题,同时尽快报批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加快推进大三环建设,全面加快南段、西段、北段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形成闭环,让交通路网更加优化。
筑牢堤坝 压实责任 坚定不移守住“四条底线”
“做好今年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确保我们整个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在一个稳定的、和谐的、安全的环境当中顺利推进。要守住‘四条底线’。”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说。
要牢牢守住党风廉政底线,全面加强从严治党,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要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抓好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安保维稳等工作,维护省会社会和谐稳定。要牢牢守住社会民生底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做好稳就业工作,抓好教育资源配置,抓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抓好健康济南及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建设,抓好脱贫攻坚,抓好市民服务,真正让济南成为有温度的城市。要牢牢守住风险防控底线,防范意识形态领域、经济领域、社会领域、网络领域风险。要通过网络的管理、引导,凝聚更强大的正能量,推动济南健康发展。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当前,济南正处在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需要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努力奋斗。济南市号召全市各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实干精神,勇做攻坚克难的先行军;要大力弘扬担当精神,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勇做敢闯敢试的开拓者;要大力弘扬团结精神,勇做共建美好家园的筑梦人。要牢记总书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殷殷重托,激扬斗志、拼搏实干,深入推进“1+474”工作体系,全面开创省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为加快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