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发展新能源产业 辩证思维促科学发展

2011-06-12 08:33:44 来源:齐鲁晚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德州。一座工业基础薄弱的城市,因太阳能产业的异军突起而站在了新兴产业的制高点上;一个典型的临边洼地城市,甘当配角主动接轨借力借势,开始了向区域高地目标的进发;一个不算发达的城市,以经济和民生协调发展为己任,在经济与民生的相互促进中,经济发展与市民幸福感“水涨船高”。

    为什么是德州?

    德州市委书记吴翠云说:“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辩证思维,科学发展。”回答简洁明了,又意味深长。

    从后发劣势到先行优势

    2010年9月16日,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在德州举行。德州为世界瞩目。

    一点儿不奇怪,太阳能在这儿无处不在。在德州,安装太阳能路灯的主干道已达70公里,城区新建住宅楼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应用率超过95%,乡镇达50%。中国太阳城名副其实。

    太阳能广泛利用的背后有技术和产业的支撑。这里有世界首个太阳能顶级科研机构——国际太阳能技术科学院,拥有太阳能专利600多项,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太阳能科研课题20多项,科研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德州的太阳能已形成光热利用和光伏光电产业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拥有相关企业120余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20亿元。

    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的德州,为何能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一马当先? 

    德州是传统农业大市,地下少矿、地上无山、沿边无海。没有传统工业的优势,也少了粗放发展的包袱,能源的潜在危机,可以成为另辟蹊径的契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萌动于民营企业,到2005年起,德州市委、市政府顺应产业发展趋向,审时度势实施“中国太阳城”战略,通过不断健全完善配套措施,加大投入,培植龙头企业,推动产业群体扩张,德州的太阳能产业逐渐走上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借助中国太阳城这张名片,德州不但筑起了新能源产业高地,而且形成了新兴产业群,打造出德州经济发展的“主力引擎”。自2007年以来,新能源、生物技术、新材料、体育装备和节能环保五大新兴产业产值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这里有一批企业成为全国和世界级“领军者”、国内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或起草人,拥有行业产品定价权。太阳能热水器、功能糖、生物蛋白、中央空调、压滤机、体育器材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16%、70%、60%、30%、62%和90%。

    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先运说,德州将把培植“千亿级产业”和“百亿级企业”作为主攻方向,加速工业扩张升级。“十二五”期间,实现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1000亿元,使德州真正成为“新能源之都”。

    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德州崛起,看似机缘巧合,实则偶然性中有必然。追赶别人,但不重复别人的弯路。结合自身实际,把握发展规律,培植独具性竞争优势,完全可能后来居上,甚至赢得先机。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德州给出了答案。

    变偏远边缘为左右逢源

    在德州所有县(市)中,齐河距德州最远,却与济南近在咫尺。地理位置与区划的矛盾,让齐河的发展常有放不开的感觉。济南都市圈的规划出台后,齐河着力打造德州“南融”的“桥头堡”,济南“北跨”的后花园,2007年以来,这里已变成一片投资热土,济南的企业和项目纷至沓来,过亿元项目就有55个。2010年,齐河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15项主要经济指标超常规增长,增幅均列德州之首。

    德州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陈璞平说,齐河的崛起得益于德州近年来实施的“南融北接,东进西联”区域发展战略。

    地处省界边际的德州,属典型的临边城市,处于多个经济节点间。“节点城市”可以吸收不同经济体的能量,但也存在被挤压、被边缘化的危险。交通的畅达,省会城市圈的推出,尤其是天津滨海新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德州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利用与周边经济高地的落差,加快融入国家和省的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在合作中谋求发展,提升自己,这就是德州的抉择。

    他们主动接受辐射,甘当配角。北上与京津、央企结对,南下与济南各市区牵手,东进青岛寻找突破口,西联重庆、四川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出飞地经济、交通设施、科技人才、现代产业等一系列融接政策,打造产业转移、制造业配套、农副产品供应、劳动力输出和商贸物流五大基地。

    巧打“地缘经济”牌。“南融”不到四年,德州签约项目725个,项目总投资840多亿元。“北接”也成果斐然,全市20%的劳动力在天津务工,40%出口商品从天津口岸进入国际市场,50%的合作项目来自京津冀等环渤海地区,为天津的产业配套产值比三年前增长60%。

    迎接高铁时代到来,对城市格局与定位重新调整,总面积50余平方公里,包括交通枢纽区、商务区、文化展示区、生态配套居住区等在内的德州东部新区规划应运而生;以跻身全国交通主枢纽城市为契机,总投资260亿元的华北商贸物流城落地,沿京沪、德滨高速和京沪铁路等,布局66个商贸物流项目,商贸物流产业带正在崛起,现代物流业大进大出带来的倍增效应日渐凸显。

    区域竞争,机遇和陷阱就在一线间。思路决定出路,定位明确方向。甘当配角,不是甘于落后,用好落差,才能借势崛起,接轨融合,意在互利共赢。这是推进区域一体化的真谛,也是德州打造区域发展高地的辩证法。

    民生需求倒逼经济转型

    年初,德州率先提出建设幸福城市新目标。这样的科学发展理念,既有实践基础,也意味着更高追求。

    在德州经济开发区簸箕刘安置小区,年近花甲的李秀云告诉记者,“咱以为这辈子就在冬天进风夏天漏雨的屋里凑合着过了,哪想到还能‘上楼’啊”。

    让李秀云住上新楼房的是2007年启动的“德州市旧城区改造与环境提升”工程。历时3年,德州对100多条背街小巷、40余个城中村、旧住宅区、棚户区进行了改造,先后建成50万平方米新居,解决了6500多户住房困难家庭、近2万人的居住问题。这项工程因此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更难能可贵的是,德州市拆迁拆违面积在全省17市中列第一,却未发生一起群体上访事件,民生工程真正建在了老百姓心坎上。

    财政并不富裕的平原县,近三年来,每年都把80%的财力用于民生工程,共计投入10亿多元,在饮水、教育、医疗、安居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坚持城乡“一本账”“一盘棋”,推进了公共资源城乡均等配置,让农民享受到市民待遇。

    吴翠云说,打造“幸福德州”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但并非有钱才能搞幸福建设,更不能等足够富裕了才回头补民生的欠账。“幸福德州”建设,既是过程,也是目标。以民生需求倒逼经济发展转型,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保障民生改善,这是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辩证关系。

    在德州,GDP是一张绿色成绩单。

    去年,德州代表山东迎接国家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在海河流域7省代表城市和全国9个流域33个考核城市中名列“双第一”。“十一五”期间,德州市共拒绝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32个,转而引进高端、高质、高效的项目100多个。“新三高”取代“旧三高”,加快了德州的经济转型,赢得了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德州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德州)生态文明高层论坛,获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低碳发展突出贡献城市等称号。

    与此同时,德州的民生建设全面提速。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情况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列,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100%,新农合参合率99.54%,市县乡村四级文化服务网络日益完善。去年城镇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等,又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一座城市,把幸福作为未来愿景来谋划,那它的发展无疑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周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