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发生在广饶县的一场基层政治生态的变革
![]() |
![]() |
在广饶县乐安公园,几位市民正在浏览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公开栏。□张国栋 刘云杰 报道 |
阅读提示
◆县委权力要公开,先要弄清楚县委都有哪些权力。而在现行体制下,县级党委的权责往往界定不清。
◆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其实质是县委书记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先把县委书记的权力限好、限准,要是连县委书记权力都限不好、限不准,试点工作就没法推进。”
◆最为敏感、关注度最高的是用人权的公开透明运行。在广饶,实现了选人用人过程中制度的全程覆盖。用当地干部的话说:“都是无记名投票,不管谁参选,找到县委书记也没用,他一个人说了不算。”
◆公开之后是监督,建立起自上而下联系沟通、自下而上评议监督、让党员群众充分表达意见的机制。“这一制度就使得我们在履行职权过程中,始终绷着一根弦,不可越界,不可违规。因为身后总有群众的眼睛盯着。”
□ 本报记者 张国栋 魏 东
本报通讯员 西牧林 钟文峰
按照中央和我省的部署,去年12月以来,广饶县作为全省唯一的试点单位,开展了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
半年过去了,试点工作有序运行,给广饶带来的变化,正逐步而深远地发生着。
“先把县委书记的权限准”
“自古以来就是‘郡县治,天下安’,县一级在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财权、事权、人事权相对独立,能反映出权力运行中的一些典型问题。同时,能够降低改革成本。”谈到为何选择县级层面开展试点,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纪培荣分析说。
为什么是广饶?“广饶的基础比较好,名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68名,并且多年来形成了不错的政治环境。”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孙剑告诉记者,“试点工作开始后,省、市领导关注,这成了广饶全县首要的政治任务。”
县委权力要公开,先要弄清楚县委都有哪些权力。而在现行体制下,县级党委的权责往往界定不清。
“要公开,就要先厘清县委权限,实现权力的‘边界化’。”孙剑说,编制职权目录,梳理权力清单就成为试点的突破口和基础性工作。“厘清权力过程艰苦,但很顺利。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把手”的积极态度。
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蔡霞认为,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其实质是县委书记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作为东营市委常委、广饶县委书记的赵豪志,无疑是这项试点的焦点。他把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的孙剑叫到自己办公室里说:“先把我这个县委书记的权力限好、限准,要是连县委书记权力都限不好、限不准,试点工作就没法推进。”
“县委书记到底有哪些权力,以前总不太明确,包罗万象,可大可小。”赵豪志说,“有人说‘县委书记的权力就是开常委会’,虽是玩笑之言,却让人感觉县委书记权力确实不小。”
对于给自己“厘权”,赵豪志的态度很明确:“一要厘清边界,二要有所限制。”
看着为自己厘出来的9项职权,赵豪志笑着说:“终于搞清楚我这个书记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了。”
“这都是我们依据党章和有关党内规章、文件一个字一个字抠出来的。刚开始是10多项,后来压缩为9项。”县委办公室副主任逯乐进说。
在这份权力清单中,9项职权中有多项出现了“主持”或“召集并主持”的字眼。比如“在县委集体领导下主持县委全面工作”,“主持研究、组织指定区域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召集并主持县委常委会,就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方面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和决策”。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县委书记的权力空间。”逯乐进说,“很显然,‘主持’并不意味着‘决定’,而是意味着淡化书记个人的作用,强调集体讨论、集体决策。”
同时, 围绕规范决策权、用人权、处事权,广饶县还探索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流程,制定了15项制度,编制了“四重一大”等工作流程13个。
如此一来,在广饶,“一把手”的权力空间已被极大压缩。
除了县委书记的职权,广饶还梳理出县党代会职权8项,县委全委会职权6项,县委常委会职权7项,县委副书记、县长职权9项,县委副书记职权13项,县委常委公共职权7项,县委7个重要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岗位职权49项。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层次,把各基层党组织的职权作为县委权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步规范编制了县人大、政府、政协党组和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县直各部门党组(党委)以及各基层党组织职权目录。
确定“权力清单””之后,县委各层面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公之于众,贴在位于县城乐安公园的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公开栏,发布于广饶的报纸、网站,以及户外LED显示屏上,接受社会监督。
一个镇党委书记的当选之路
对于最为敏感、关注度最高的用人权,广饶下的工夫也最多。
今年不长的时间里,广饶连续下发了《干部选拔任用动议工作暂行规定》、《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工作暂行规定》、《县委常委会任用干部无记名投票表决办法》、《县委全委会任用干部无记名投票表决办法》等7个文件,实现了选人用人过程中制度的全程覆盖。
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必须经县委常委会无记名票决,乡镇党政正职选拔任用必须经县委全委会无记名票决。“在广饶,想当个科级干部真是很不容易。”广饶县委组织部一位负责人说。
于是,就有了从前不太多见的投票场面。李鹊镇党委书记赵军元说:“此生永远也忘不了那样的场面。”
“经过整整5轮竞争,PK掉了10多人。用‘过五关,斩六将’形容赵军元当选镇党委书记的过程,再形象不过了。”赵军元的当选经历,在广饶政界几乎人人熟知。今年1月,广饶确定在两个镇公推公选党委书记。这是广饶历史上第一次乡镇党委“一把手”公推公选。
时任乐安街道办事处主任的赵军元报名参选李鹊镇党委书记。同他一起报名竞争这个职位的,还有10多名符合条件的干部。
一上来就是一轮大投票。县级领导、各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县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等近200人,从报名人员中投出了5名候选人。
接下来,市委组织部考察组从这5人中按1:4比例进行差额推荐,按程序研究确定了4名候选人初步人选考察对象,并对这4人进行深入考察,面向原单位、社会群众等征求意见,将考察情况反馈广饶县委。县委常委会进行无记名投票,差额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投票的结果,4人中剩下3人。
在接下来的县委全委会差额票决中,时任李鹊镇镇长成为3人中被淘汰的那一个。“他已经主持了1个多月的工作,而且在镇上工作了多年,很熟悉情况。”广饶县委组织部一位负责人说,这位镇长没能“挺进”最后一轮竞争,也就失去了镇长“理所当然”地接任书记的机会。但对于落选,这位镇长表示:“心服口服,毫无怨言。”
按照部署要求,赵军元和另1名竞争者开始了为期3天的实地调研。为了拿出实实在在的调研报告和竞职演讲,赵军元走村访企,选取有代表性的村进行走访调研,形成了最终的“施政纲领”。
谈起这次公推公选,赵豪志说:“自始至终,我和县长甚至都没有‘统一思想’。”
用当地一位干部的话说:“都是无记名投票,不管谁参选,找到县委书记也没用,他一个人说了不算。”
最终的结果,赵军元以10余票的优势“惊险取胜”。这次,给他们投票的,除了全体县委委员、县级领导外,还有50名李鹊镇的党员代表。
“当地群众选咱,以后咱干起来就有底气。”但赵军元也表示压力很大,“我知道,背后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我,不好好干不行,干不好也不行。”
“没想到咱也参加了常委会”
5月30日,广饶县政协常委、民盟盟员贾效国等人旁听了县委常委(扩大)会议。
“以前总觉得县委常委会很神秘。没想到,咱也参加了常委会。那天旁听时,既见证了县委重要决策的产生过程,又感受到了党内民主公开的浓厚氛围。”贾效国激动地说。
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代表列席、旁听县委常委会议,是广饶县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一个标志性举措。
这为县委决策过程公开化,开了一个好头。“厘清权力、限权固然重要,但监督是这项工作成败的关键,而公开则是监督的第一步。”孙剑说。
“群众关心什么,就公开什么。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重大事项和重要情况,都予以公开。”孙剑说。在广饶,一系列多元化、固定化、公开化平台已经建立。以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为统筹,实行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全面公开。
“公开是个好办法。公开之后,村里的事好办多了。”大王镇南陈官村支部书记陈曰光说,这个只有180户人口的小村,近年来因经济快速发展而闻名遐迩。“是阳光透明的管理方式带来了村庄的大发展。”
每个月的月初,这个村都会向每户村民发放一张明白纸,上面是村委会上月收入、支出情况明细,大到工程款项,小到一瓶墨水、一个纸杯,都一目了然。而在村委会门口的公开栏上,村里所有的重大事项都一清二楚。有的村民看完公开栏直接就到了村委会办公室,找到陈曰光面对面讨论问题、提意见。
公开之后是监督,建立起自上而下联系沟通、自下而上评议监督、让党员群众充分表达意见的机制。 广饶在县委委员、县党代表中实行“双联双评”制度:36名县委委员联系217名党代表,217名党代表联系2200名党员群众。县委委员定期评议县委书记、党代表定期评议县委班子。这项制度给县委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我也担心到时候县委委员们给我的评价低啊。”赵豪志笑着说。
县委工作社会监督员制度也在广饶建立起来。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农村和社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退休干部、非公有制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负责人等方面代表中,聘任社会监督员,监督党务工作,收集民情信息。县委的有关文件和资料,他们可以查阅,县委有关会议可以旁听,可以听取县委工作通报。
“这一制度就使得我们在履行职权过程中,始终绷着一根弦,不可越界,不可违规。因为身后总有社会的眼睛、群众的眼睛盯着。”赵豪志告诉记者,“我们正在搞一个统一的公开、服务平台,利用手机、网络等资源,整合政务热线、书记县长热线等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群众只要拨打书记县长公开电话6012345,我们有专门人员24小时受理,保证48小时内给予答复,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让群众满意。”
广饶县厘定的县委书记职权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推进县党代会、县委全委会、县委常委会决议和决定执行落实。
2、在县委集体领导下主持县委全面工作。
3、负责全县党的建设工作,指导和推进全县干部队伍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4、主持研究、组织制定区域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
5、召集并主持县委常委会,就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方面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和决策。
6、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照程序主持选拔、任免干部。
7、督促检查县党代会、县委全委会、县委常委会通过的决议以及县委重大决策的执行落实情况,并对督查结果提出意见。
8、对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总责。对全县各级党(工)委、党组主要负责人负教育、监督和管理责任。
9、完成上级和县委安排的其他工作。